內容摘要:
關鍵詞:中華文明;探源;文化遺產;考古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通訊員 秦昱)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5月28日,全國黨建樣板支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考古與文化遺產支部第一時間組織支部教工黨員與本院七個學生黨支部聯合開展專題學習,近三百名師生在線上舉行座談會,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七個學生黨支部包括歷史學院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個年級,涵蓋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文化遺產和歷史師范等多個專業方向。座談會上師生們暢談學習感悟,從多個緯度探討歷史研究與文化自信,氣氛熱烈高漲。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講話是繼2020年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發表重要講話之后的關于考古學研究的又一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社會意義與歷史意義,從更高更廣的視野肯定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深化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演進的作用及意義。
考古與文化遺產支部成員袁廣闊、錢益匯、王濤、王銘、陳宥成等教師從考古學多學科綜合研究、中華文明傳播傳承、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角度闡發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的體會、收獲、感想,呼吁廣大同學在進行理論學習與專業學習時,要注意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的學科交叉;充分利用專業所學,為傳播中華文明作出貢獻。
各年級不同專業方向同學紛紛發表感想,結合自身研究與實踐,從考古學理論研究、公眾考古實踐、中學歷史教育、出土文獻研讀、全球史研究等多個角度相互交流,增益所學,在討論中逐步深化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問題意識與學科思維。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立足“敬畏學術、追求卓越”院訓,教師在中國文明起源、全球史研究等領域深耕多年,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在學生培養上長期注重多學科視野的塑造與綜合研究能力的培養,在學院發展上強調歷史學、考古學、文化遺產和歷史師范等幾個專業形成集團優勢齊頭并進。
全院師生表示,一定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托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加強科學研究,為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依托公眾考古學中心和博物館發展研究中心,加強學生尤其是考古學專業和歷史師范學生的培養,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